Friday 30 September 2011

10.09 <意識瘤> 開幕茶會







































                                       


                                                                                               - made by Casey

Thursday 29 September 2011

陳衍儒


記憶中的風景 

        從小在宜蘭長大的陳衍儒,追憶著故鄉的怡人景色所帶來的美好童年,讓當時的一磚一瓦、一草一木,都成為他腦中的記憶場景。在這系列作品中,他結合了生活經驗,呈現出台灣文化的表徵,並以旁觀者的角度將多種文化脈絡交纏,向觀者傳遞。陳衍儒將圖像式繪畫解構為單純點、線、面的組合,形成能指(signifier)與所指(signified)的斷裂,成為一種新的符號化圖像。強烈的鄉愁隱匿於畫作之中,點與點之間的重復交織如水墨山水中的皴法,並由更多的層次堆疊出山形。美好過往逐漸逝去的同時,新的價值觀亦逐漸形成。

在天空的另一邊 /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sky, 油彩, 50x50cm, 2011


15/15的曙光 II / The first light of morning 2, 油彩, 50x50cm, 2011 


黃羿欽


心靈的曼陀羅

        黃羿欽以剖面圖像概念作為這系列創作的核心,藉由剖面方式發現物體內在的另一個面向,同時在過程中不斷自我檢視,透過創作來了解並展示自身的真實面。期間瞬息萬變的情感、身心疲憊狀態、顏料的厚薄與暈染都牽連著作品的最後呈現。顏料層層的堆疊使整體畫面表現出平穩與安定,撫慰了黃羿欽的心靈層面。作品中裝飾性的圓點,散落如種子、細胞一般,彷彿潛藏著更多的發展與未來;除此之外,對同樣來自宜蘭的他來說,灑落於畫面之中的圓點亦是雨滴般的存在,投射出其對故鄉雨城的印象與特殊情感。 

剖心, 油彩, 116.5x97cm, 2011

剖愛, 油彩, 120x120cm, 2011

林祉彥


台灣關懷

        林祉彥這系列作品是探索自身內在心靈與台灣本土關懷,取之於自然,表於內心,呈現出內心情感對於純淨的嚮往和渴望。他選用海岸線為個人創作語彙,以個人經驗捕捉定格瞬間,透過個人的主觀意識,將真實原貌轉化為多重色彩的平面。他的作品畫面釋出一種和諧與靜謚,然而一股力量卻隱藏在海水之中,這衝擊力象徵外界對自我的壓迫,抑或是外來文化對台灣的鯨吞蠶食。

盈滿, 壓克力.油彩, 直徑90cm, 2011





驟變, 壓克力.油彩, 53x33cm, 2011

葉誌航


自我投射 貓如傀儡

        現實生活總不盡如人意,當面對各種壓力時,多少會產生負面情緒。養貓的葉誌航,將人與貓之間的關係、以及培養出的特殊情感延伸到畫布之中。在畫作中他作了自我投射,或為貓、或為人、抑或為兩者,於不同的場景進行主客體的置換。而畫面中的貓如傀儡般的面容和柔軟細長無力的身軀,彷彿完全在其掌控之中,就像是人在大環境中如此不由己的被操控一般。透過他反諷式的意象烘托出每個畫作的主題,每件作品都是一個小故事、一個生活經驗,畫面中的殘酷暴力只是一種黑色幽默的符碼,戲謔式的存在,其中的意義和觀者所得到的共鳴和情感才是真切。


情人, 壓克力 油彩, 162x130cm, 2011

夥伴, 油彩, 91x72.5cm, 2011

晨雨, 壓克力 油彩, 116x91cm, 2011

張天(Tien Chang)


甜食與原罪

        台灣藝術家張天,為美國聖安布魯斯大學美術系畢業,於美國和台灣的畫廊亦從事策展活動。在美國文化中成長的他,作品中則呈現出融合自身與對外攝取所激盪出的獨有風格。張天的創作主要在探討人的原始慾望、愛慾、性慾、食慾以及記憶中的美好,他以各式各樣誘人的甜點作為表徵,融合於帶有超現實感的場域之中。那些屬於童年的回憶,以及甜食的元素本身所影射出人類的慾望。在他的畫面裡,繽紛甜美的色調背後,張天窺視著自己的內心世界。


<The Ever Tempting Sensation to Utopia series>


Untitled, acrylic on canvas , 2011
Untitled, acrylic on canvas , 60.5x50cm, 2011

林恆安(Casey Lin)


大自然的母性

        台灣女性藝術家林恆安,於澳洲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R.M.I.T )取得平面設計學位。她在系列作品中,利用線條和不同的色彩,將畫面營造出一層層帶有透明感的層次;而在創作媒材上,她獨鍾於使用不同材質以及尺寸的膠帶和彩色墨水,作為其拼貼(Collage)的主要創作元素。林恆安在作品中,以象徵符碼來傳遞大自然孕育生命的母性,畫面中活潑的色彩和構圖、明快的節奏,彷彿萬物受到了滋養般,充滿了生命力,適切的與主題相呼應 。


Lovertits, Mixed media, 27x58cm, 2011
Metal Hearts, Mixed media, 27x58cm, 2011


My Sister and Me, Mixed media, 27x36cm, 2011

Natalie Souchon(蘇竹蕙)

[South Africa]

大環境與內心的聯結

  Natalie Souchon (蘇竹蕙)來自於南非,經歷過英國、台灣、西藏的不同生活遊歷,深知文化如何在藝術與藝術儀式(ritual)中被具體化。她喜歡藝術創作中的冥想過程,以及亞洲廟宇和佛教修法中的儀式表現。居住於台灣的期間,她運用廢棄物與回收物,創作了精細的珠繡作品。當時她每天早晨都去農地,觀察稻米的循環生長和變化過程,並相信這就如同人類的生命歷程一般。Natalie Souchon 的集合藝術(Assemblage Art)創作是用所發現或所收集的回收物品所組成,作品上的每一個物件都有深刻的意義,構築人、物件與環境之間的關聯性,並連結對自我認知的探求。



Bridget O’Leary(歐小咪)

[Australia]

台灣文化的融合

       Bridget OLeary(歐小咪)是澳洲墨爾本國立旋濱大學設計學校平面設計學士,也曾於澳洲與台灣策劃過多起藝術展覽。她活潑生動而又帶著夢幻的創作風格,讓她的作品流露出幻境般的視覺性。Bridget OLeary 的近期作品,試圖將台灣文化與她自身作連結,從中尋求關聯性,她以《西遊記》中的「美猴王」孫悟空(Monkey King)作為創作主題,然而將其重新詮釋,融入了自畫像而成為全新的“Monkey Queen”。

Monkey Queen, Acrylic, 324x62cm, 2011


      We find the Chinese mythic Monkey King fun and unique without complex philosophical reasoning or political ideologies. This Monkey Queen (2010)[i] was created by Bridget O’Leary, an Australian female artist who has lived in Taiwan for almost a decade. What is interesting about this painting is the unexpected aura deriving from harmonious and innovative expressions. The material, techniques, and form are all Western except for the subject matter, but the painting reminds us of classical Chinese aesthetic concepts.



[i] This painting was exhibited first for a month from September to October in 2010 in Blossom Spirit – 
A Group Exhibition of Taiwanese and Australian Artists at Fo Guan Yuan Art Gallery in Kaohsiung Taiwan. Later in 2011 it was exhibited from July 17 to 20 in Dayangfeng meishu zuopin jiaoliuzhan at Xiamen Art Gallery in Xiemen China.

                                                                                                                                     by MinChih Sun

井口學(Manabu Iguchi)

[Japan]

插畫詩人

        來自東京的日本藝術家井口學Manabu Iguchi,是插畫家、是詩人有時是歌者,是個多面的藝術家。接受過平面設計訓練的他,在創作上主要利用電腦繪圖軟體,製作出極精細的繪圖。畫面中有著細緻且極具特色的日本風格和色彩,他靈活的運用了線條式圖案與平面紋理,並賦予其作品現代性。日本今年大地震所帶來的災難,帶給他的感觸固然深刻,將晦澀的言語轉化為一種精神能量,幻化成詩意性的創作,顯現出他獨特的人格特質與處世態度。井口學主要在澳洲與日本展覽,這次的聯展是他第二次於台灣展出,作品包括電繪和手繪創作,所得也將會捐贈給日本三一一地震賑災。

Smoke
New Year
Dog girl star

Jesse Cizauskas

[Canada]

有機體 反圖像符號


        加拿大藝術家Jesse Cizauskas,對於台灣所帶給他的第一個視覺衝擊,留下深刻的印象,即琳琅滿目、到處寫滿中文的看板及標誌。這些隨處可見、無奇不有的看板控制了整個景觀,而觀者則以「圖像及符號」取代「物」來作為視覺引導 ,這樣的文化昇華扭曲了人與大自然之間的關係。Jesse Cizauskas的創作談論著權力與社會宰制的概念,探索著不同層面下結合的空間形式,企圖將所構想的世界與真實接軌。在這組機械式的系列畫作中,他便傳達出「否定昇華」的意象,將二元對立的標誌與生物做結合,將自己所處的城市設想成一個奇妙迷幻、具侵略性的有機體。

Tongue, Mixed Media, 50x50x18cm, 2011
Peristalsis, Mixed Media, 50x50x18cm, 2011


恍若一場奇幻旅程



/ 楊雅筑



意識瘤 – 活躍的生命體

        每一個人都被視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存有個別思想,而身體、心理和自身情感之間的某種交流,對外與社會產生連結,於是產生個體表現。個體運用感知、思考、記憶等心理活動,對自己的身心狀態與環境中人、事、物變化的覺察與認識,而認識的經過就是意識的歷程。在個體意識歷程中,因個別差異與當下注意程度的不同,而經驗到不同的意識層面。可能來自於日常生活中的瑣事、進行中的重大事件、美好的過往,它們如青春囈語、播放中的非線性片段、跳躍的空間碎片、又或是刻印在腦海裡的記憶場景…。

        觀念和意識並不存在於實體空間,然而當腦中存有甚至充斥著它們時,以較為寬廣的概念來說,它們確實佔據了我們的腦部「空間」。以「瘤」來作為意識累積、凝聚、集合…等的表徵,是個奇特的概念。「瘤」是由個體本身增生的細胞,逐漸擴散,有良性與惡性的分別,即如同個體意識的正負面一般。瘤細胞具有超過正常的增生力,是個活躍的生命體,作為一個藝術創作者,使用各自的創作語彙,將腦中的生命體轉化為藝術作品,意識瘤自個體的腦中延伸至對外傳達之承載媒介。藝術家們對創作的熱忱,則成為駕馭此意識生命體移轉成為表徵的原動力。


旅人 . 共生

        來自各地不同國家的藝術家具有各自的社會文化背景,再孕育出每個藝術創作者所獨有的個人特質,是為個體性(individuality),當這樣志趣相投的一群人聚在一起時,彼此之間所存在的共通點和文化差異,演藝出一場精彩的盛會。 這些藝術家之中,有來自澳洲、加拿大、日本、南非、台灣的年輕藝術家,有的國外藝術家在高雄教英文,深入了解台灣本土文化,有的旅居國外或仍在自己國家繼續從事創作。而台灣的藝術家也同樣的,有的已經帶著他們的藝術出境旅行,在外地學習、交流之後,再度回到台灣,有些是仍在學中的新生代藝術家們,在認同自我的同時,也在找尋自己創作的定位,遊走在台灣的城市之中,又或者去駐村尋求更多的新知。由此看來,這樣的情況呈現出普遍性(universality),一種旅人的姿態和心境,永遠想再認識新世界和新視界的心,不斷的自我挑戰。

        在這個聯展中,儘管展出的11位藝術家們在語言、文化、社會背景、生活習慣…等方面有所差異,但由於存有共同理念和興趣,日漸形成了社群意識,一種精神上的能量亦會在他們之間流動,這是一種在體制之外文化層面的微融合,越界生活的景象。


奇幻之門

        每個藝術家的創作都像一扇門,開了門走進去,都是另一個不同的世界、不同的視野。像是電影「帕納大師的魔幻冒險」(The  Imaginarium of Doctor Parnassus),布簾後面進入了屬於自己或別人的濳意識;又或是「變腦」(Being John Malkovich),感受著對方的知覺看見了對方的視線,對一切事物都產生了共鳴。10位不同身份背景的藝術家,雖然大部份在風格上不盡相同,卻又在某種層面上有著共通的聯結性,整個展場的空間像是一座奇幻境地,讓人充滿好奇,不由得想踏上旅程好好的遊歷一番,探索其中的奧祕!